劉仁文
  《之江新語》(習近平著)一書中有篇文章援引馬克思的一句名言為題,叫做“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指出要立足時代去傾聽特定的時代聲音,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
  2013年中國十大影響力法治人物的事跡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在法治領域的一些重要聲音和問題,值得我們去用心傾聽,並共同努力加以解決。
  例如,為民洗冤的檢察官張飈,他推動了浙江張氏叔侄冤案的平反。作為一個遠在新疆的檢察官,張飈為此案所付出的努力毫無疑問值得我們表達敬意。
  劉協和,精神衛生立法的推動者,為什麼會被納入視野?因為“被精神病”一直是全社會關註的問題。隨著精神衛生法的出台和修改後刑訴法對強制醫療決定的司法化改造,這個領域里的法治進程被大大推進。
  蜀道上的背篼法官郭興利,調解泯恩仇的道德模範賴水順,還有普法鴛鴦熊為義和閆懷玲,這三者頗有中國特色,是身處現代化大都市、具備國際視野的我輩學人在思考中國法治進路中不可不切記的。《之江新語》里提到“人生本平等,職業無貴賤”,“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司馬遷曾指出,歷史上多少富、貴、君、王“當時則榮,沒則已焉”,而一介布衣孔子,卻可以“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可見史家自有史家的編史標準。今天我們也常說,“活在人心便永生”。郭興利、賴水順等人的當選,不也說明瞭這個道理麽?
  環保的重要大概只要我們看看窗外北京嚴重的霧霾就心有戚戚焉了。本次碧水藍天的環保倡議律師陳臻和保衛湘江的環保志願者群體雙雙入選,足說明評委會的良苦用心,前者是個體,後者是群體,表明環保既要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也要靠集體的力量。
  還有三位人物,他們是剛剛離開我們的政法往事的親歷者劉復之先生,英年早逝的“學術個體戶”鄧正來先生,以及實名舉報反腐的媒體人羅昌平先生。對劉復之先生的紀念,使人們重新想起上個世紀80年代的那場“嚴打”,以及《檢察日報》這份報紙的創立,更感嘆時代的變遷,當年的“嚴打”刑事政策已經演變成如今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鄧正來先生的學術成就喚起了我們對知識分子“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嚮往和推崇,當然,他的英年早逝也再一次給那些忽略健康的中年知識分子敲響了警鐘。羅昌平先生對劉鐵男的成功舉報,以及其中充滿曲折的過程,使之成為反腐英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網絡反腐這樣一種新形式的廣泛關註和討論。
  《之江新語》中《要善於學典型》一文中指出:仁厚的人看到別人的長處,挑剔的人看到別人的短處;謙虛的人學別人的長處修煉自己,自大的人借別人的短處膨脹自己;樂觀的人學習別人而激勵自己,悲觀的人自慚形穢而放縱自己。讓我們向2013年中國十大影響力法治人物致敬,並學習他們的美德和善行,共同推進我們的法治建設,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原標題:傾聽時代的聲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p45mpzmv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